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B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专家建议中菲谈判“先易后难”解决纠纷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4:51    次浏览

▲视频截图:董建华:南海仲裁使危机更严重冀中菲转“危”为“机”中新社新加坡7月19日电(文青符永康)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日前作出所谓的裁决引起轩然大波。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近日表示愿派特使赴华,开启双方相关对话。多位专家19日在新加坡指出,中菲若重启外交机制展开对话,不能以南海仲裁结果作为谈判基础,最好的办法是“先易后难”,先进行临时过渡性安排,包括解决渔民捕鱼问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的南海问题与区域合作发展高端智库学术研讨会18日在新加坡举行。部分与会专家19日参加中外媒体见面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表示,中菲两国有共同利益,虽然有很多矛盾之处、冲突之处,双方都希望透过对话取得成果,最好的办法是“先易后难”。赵启正说,共同开发的内容广泛,包括资源利用、渔民作业、通讯保障、海上救灾救难等议题,都可以谈,有丰硕成果等着大家一步步往前走,“不怕慢,只怕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所长李国强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表示,中菲双方应该利用原有机制和平台,回到双方共识基础上,回到中菲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此作为重启谈判的重要基础。李国强说,双方在南海议题上原本已有外交磋商渠道,未来要恢复这些渠道,最重要是建立彼此的信心。双方一定要坦诚沟通,照顾对方的利益,但一定不能以仲裁结果为商谈基础,如果这样中国是一定不会答应的。李国强指出,中菲谈判应该“是什么问题就谈什么问题”,如果暂时达不成共识,可以采取临时过渡性办法。例如对于渔民作业问题,可以让局势先稳定下来,避免发生纠纷和冲突。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副院长余敏友表示,中菲能重启对话一定是好事,因为双方都要向前看。对于南海仲裁案,余敏友提醒,菲律宾应该对这件事有正确的认识,尤其在处理和中国关系时,不要再被美国利用。上一篇南水进京至今累计已超14亿立方米